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是囊括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的全市場指數。我們可藉由這個指數的組成來瞭解台灣上市公司股票市場的整體狀況。
根據2021七月底資料,加權股價指數由930支成份股組成。比重最高的是台積電,占比28.62%。比重最低的是隴華,比重0.0008%。
2020同期台積電占台灣股市28.9%。今年的台積電比重略為下降。
加權股價指數中市值排名第二的公司是鴻海,比重2.9%,幾乎只有台積電比重的十分之一。
加權股價指數中只有前14家公司,在指數中有1%以上的比重。從第134名以後(含134名),各公司所占的比率都不到整體股市市值的0.1%。782名以後(含782名),則是連0.01%都不到。
這是全市場市值指數的特性。這類指數一般會由幾家數量較少但市值很大的公司,與為數眾多市值比重很小的公司組成。
(因為市值大的公司占了市場加權指數較大的比重,就說這個指數”失真”。反應的是自己對市場本質的不瞭解。而不是市場的問題。)
加權股價指數可以分成幾個子集合,分別是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與微型股。
台灣的大型股可以用台灣50指數做代表,該指數由台股市值第1到第50名的公司組成。
中型股可用台灣中100指數來衡量。這個指數由台股市值第51到第150名的公司組成。
台灣小型股300指數則是台灣的小型股指數,由市值第151名到450名的300支股票組成。
第451名到加權股價指數中的最後一名,則是台灣股市的微型股(Micro cap)。
2021七月底,台灣的大、中、小、微型股占整體市場的比重如下圖
大型股占整體台灣股市的七成,中型股占一成五、小型股11%,其它剩下的,就是微型股。